承办单位介绍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鲜亮红色基因和卓越品格追求。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中山大学成立于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直属于教育部,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知名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文理医工农艺协调发展。现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36个、省部级平台241个,学校着力推进理、工、医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琴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大谱仪、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未来发展的创新

体系正在形成。

 

      延续经典,筑梦未来 1931年中山大学创办土木工程系,抗战时曾迁移云南澄江、广东韶关等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许多杰出校友。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中大土  木系主体并入华南工学院。1972年,中山大学设立水文专业,其后陆续调整为水资源与环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先后获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50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根据国家和地方对先进科技与高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需求,促进文理医工融合发展,中山大学于2016年底成立土木工程学院,复办土木工程学科,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教授担任首任院长。2018年7月,水利工程学科从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调整至土木工程学院建设。学院已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土木水利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以“水土交融”为特色的 “大土木”人才培养体系。

 

 

 

 

      水土交融,聚焦战略。学院将土木与水利、交通、海洋工程等学科融合发展,以“水土交融”为特色,以水—土(岩)—结构耦合体系的灾变防控共性关键问题为主线,重点发展基础设施运维、地下空间工程、海洋土木工程、城市水务、水资源水生态、河海动力过程6个学科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土木”工程学科。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建设“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坝道工程医院(全国各地有70余家分院)、广东省海洋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名师荟萃,共育英才。学院成立以来大力引进人才,现已建立起一支多元化、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52人、助理教授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1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若干位,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3个,广东省卓越青年团队1个。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探索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构建人类美好家园的卓越工程师与科学家。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科研训练,参与多项专业竞赛,屡创佳绩,在全国大学生工业化建筑与智能建造竞赛、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广东省高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广东省智慧水务创新大赛等多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知行合一,科教齐驱。学院注重教研结合,建设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十四五”期间布局编写和出版教材20部。依托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等大平台建设综合足尺试验场,构建“土木工程学科群实践育人共享平台”。由王院士牵头开展的“基于水土交融的大土木人才培养与实践”获中山大学和广东省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水土交融,场网共享”新时期大土木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示范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坚持“四个面向”“五个合作”,突出科教融合,聚焦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复办以来,多位教师获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400篇,授权专利100余项。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重大项目,截止2023年11月,学院科研立项经费总额超3亿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等大项目。同时,学院注重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服务珠海市社会经济发展。

 

  矢志创新,开拓发展。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传承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和老一辈开拓者的精神,践行“水土交融、知行合一”的宗旨,弘扬中大百年积淀,面向国家未来需求,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国际发展前沿,坚持学术创新,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构建人类美好家园的卓越工程师与科学家的世界一流精英人才。根植传统,薪火相承,注重学科交叉。从传统的关注土木海洋水利基础设施的安全、耐久、经济向关注低碳、韧性、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入地下海搞建设。治水防涝建港筑岛为人民。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山大学共同建设运行,三家单位地位完全平等,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实验室管理由三方轮流主持,两年为一周期。设立一个总实验室与三个地方实验室,总实验室: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三个地方实验室: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中文简称为“隧道国重”;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Tunnel Engineering”,简称为“TESKL”。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工程领域“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的重大需求,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方向,以隧道重大灾害定量预报、灾变预警与防控、智能建养为核心和重点,实现原创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全面支撑我国重大基础设施隧道工程安全建设,抢占隧道智能建养国际产业链制高点,打造本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及人才国际领军高地,引领我国从“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跨越,跻身世界一流,支撑交通强国、能源强国、国防和国家水网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一:研发灾变模拟、计算和再现方法,实现多灾变过程的定量描述与数值孪生,攻克超米级大变形、高压突水、断层错动等机理认知和科学预警难题。方向二:研发快速膨胀型、耐温高强型、强渗耐久型等自主材料与防控技术,突破高压突水和高温水害防控瓶颈;针对地下工程防水减震保温等挑战,构建地下工程防水减震保温一体化协同防护新理论,研发“围岩-初支-缓冲层-衬砌”韧性隧道结构。方向三:研制高速交变加载试验系统,实现服役期路基与道面结构劣化预测与智能诊治,揭示隧道与轨道两种结构相互作用,突破极端环境下隧道智能建养基础理论与方法。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建设地下工程试验设施,地下工程试验设施由地下工程灾变防控试验设施与地下工程灾变模拟试验设施构成。其中,地下工程灾变防控试验设施包含高速交变加载试验系统、韧性地下结构试验系统和地下工程水灾变模拟试验系统;地下工程灾变模拟试验设施包含土工离心试验系统及配套环境试验舱。地下工程试验设施为研究地下工程灾变孕育演化机理及其与海洋环境、交通荷载等耦合作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实验条件。

  实验室重点围绕深埋隧道和地下空间开发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组建隧道工程灾变机理、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隧道工程智能建养三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结合实验室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研究方向,以团队为基础,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开展研究,打造国内外具有特色的一流创先团队。

  在实验室研究方向基础上,整合学校相关院系科技力量,形成以国家、省部级人才等领衔的实验室科研人才培养体系;引进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培育青年英才,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硕、博士研究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引育体系;支撑土木、水利、交通、海洋等相关学科建设。

高速交变加载系统性能指标:

地下水位变化0~100m

最大模拟载荷:500kN

最大模拟速度:400km/h

最大加载次数:36000次/h

地下工程水灾变模拟试验装置

地下工程水灾变模拟试验装置性能指标:

高地应力模拟:≥300MPa

高地温模拟:≥150℃

突涌水模拟:压力≥10MPa、流量≥240L/min

高湿度模拟:10%~99%RH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院”),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特级子企业。华东院总部设在杭州,在国内设有东南、华南、西南、华东、华北、浙江等区域总部,在亚太、欧亚、东南非、中西非、美洲、中东北非设有六大区域总部,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员工近1万人,拥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持有国家各类注册执业资格证书4000余人次。

  华东院持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综合资信等工程建设领域国家级最高资质,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施工总承包一级等十余项最高等级资质证书。名列中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排名第8位)、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排名第12位)、中国承包商80强(排名第37位)、中国监理行业十大品牌企业。华东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单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百强企业、住建部首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电力行业首批卓越绩效标杆AAAAA企业、浙江省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示范企业和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勘测设计研究单位。于2017年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8年获中国建筑业行业先锋奖,201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

  华东院为能源行业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电电气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水电金属结构及启闭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电力工程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申报单位同时为能源行业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程勘测分技术委员会(NEA/TC15/SC1)、施工设计分技术委员会(NEA/TC15/SC3)、规划分技术委员会(NEA/TC16/SC1)副主任委员单位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截止目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70余项、其它省部级勘测设计咨询等优秀成果奖1000多项、授权专利5000多项;现拥有软件著作权1897项、工法213项;完成主编或参编标准40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48项)。

  两大核心——工程技术和数字化智慧化

  三大业务板块——水电与新能源、城乡建设、生态与环境

  “三步走”战略——努力打造具有全过程智慧化服务能力一流国际工程公司

  华东院在水电、新能源、数字化与基础设施等领域,设立1个国家级、14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和2个国家级平台分中心,基本覆盖我院所有主营业务领域。

  新能源领域:

  国家水能风能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分中心

  海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华东海上风电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浙江省水能风能技术研究中心

  基础设施领域:

  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基础设施工程病害诊治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华东建设工程勘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浙江省测绘与工程安全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浙江省华东建设工程勘察及地质灾害防治企业研究院

  浙江省华东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

  水电领域:

  国家水电站大坝安全和应急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抽水蓄能工程分中心

  浙江省抽水蓄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数字化领域:

  数字城市CIM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工程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省智慧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东院海洋勘测始于2005年江苏和浙江的海上风电规划项目,近20年来,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建集团科技项目及华东院201项目开展技术攻关,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勘察装备、勘察方法和工程地质评价技术,取得了海洋工程勘察成套装备和重要创新技术成果,多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指导各类海洋工程勘测项目百余项。现有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海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研发平台,在职员工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4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成立于2019年1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建。
 
  实验室将着力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岛屿和岛礁可持续开发、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科技难题。汇聚华南地区优势的科技力量,助力广州建设领先的海洋科学与工程研发基地,带动区域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实验室将着力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岛屿和岛礁可持续开发、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科技难题。
 
  聚焦8个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方向,发展7个海洋高新技术研发方向,建设6个创新支撑平台,打造5个产业孵化中心,建成一流的海洋科学与工程研发基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 
 
  根据2021年与广东省文物局签署的协议内容,双方将重点围绕“海洋考古技术与装备研发”“南海海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海洋文化遗产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展全方位合作,不断丰富广东海洋史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努力开创广东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新局面。与此同时,双方将致力于探索行业管理部门与科研机构深度协作的新机制、新模式,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和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
广东省海洋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海洋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面向海洋强国、双碳目标、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水—土(岩)—结构耦合”为特色,针对滨海城市、海上能源工程、海洋工程建造和运维中的关键科技难题,重点研究滨海城市水灾害防控与地下工程建养、海上风电场灾变防控、海洋基础设施防护与地下空间开发等关键科技难题,建设国内外独具特色海洋土木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培养海洋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促进滨海城市灾害防治与海洋工程建设等协同发展,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及南方海洋工程可持续发展。广东省海洋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滨海城市水灾害防控与地下工程建养。研究大湾区海洋水文规律,解决台风、风暴潮等引起的滨海城市群内涝安全理论和技术问题,形成海洋环境下滨海城市群水灾安全防控、洪涝灾害预报预警模型与风险应对体系。研究滨海城市地下水渗流特征及结构灾变机理,解决滨海城市地下工程渗漏、减振降噪灾变修复加固难题,形成复杂环境条件下地下工程灾变防控技术。

      (2)海上风电场灾变防控。研究流场-风机-基础-海床相互作用机理与性能演化规律,解决复杂海况与载荷作用下海上风机灾变机理与防控技术问题,形成海上风电场全寿命周期安全监测、预警、防控关键技术。

      (3)海洋基础设施防护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海洋基础设施在海洋侵蚀、潮汐波浪等复杂多场、多相耦合致灾环境下性能演化机理,解决海洋岛礁基础设施多灾种灾变防控难题,形成复杂环境下海洋基础设施水灾害防控理论与技术。研究海洋多灾变耦合致灾机理,解决海水环境下的地下结构多灾变主动防控难题,形成具有防腐耐久的防水隔震一体化韧性结构体系。

      截止2023年11月,已登记资产近5000台套,总额超9000万元。包括空心圆柱扭剪仪、冻土动静三轴测试系统、非饱和土三轴仪、温控大型直剪仪、共振柱测试系统、岩石三轴实验机、岩石直剪试验机、岩石万能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自平衡加载系统、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海绵城市实验模拟装置、无人机热红外成像系统、便携式高光谱地物波谱仪、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等,满足海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及工程建养研究等方面的试验需求。

精细化实景建模与洪灾风险评估

 

海洋环境多场分布式监测

 

海上风电结构灾害监测与防治

 

 

获奖证书

 

大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曹鼎峰(18205187501,caodf3@mail.sysu.edu.cn

陈炜昀(13770620150)

胡 正(13702762140)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